時間:2017年10月30日
地點:華清遠見南京分中心
參與人員:中電14所韓總、技術經理、人事經理,華清南京分中心17071班、17072班就業學員
企業介紹:
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雷達工業的發源地,諸多新型、高端雷達裝備的始創者,信息化裝備研發的先驅者,是具有一定競爭能力的綜合型電子信息工程研究所。其前身為創建于1946年的"中華民國國防部特種電訊器材修理所";1949年4月起義后被人民解放軍接管,先后直屬于第二機械工業部、國防部十院、第四機械工業部十院、國防科委第十研究院、電子工業部、信息產業部等,2002年起歸屬于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經過六十余年的發展,十四所形成了一個軍品產業平臺——所本部和一個民品產業平臺——國睿集團。作為國防電子信息行業的骨干研究所,時刻牢記黨和賦予的神圣使命,始終堅持走理想與文化之路,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堅持走軍民融合發展之路,堅持走產、學、研、用相結合之路,堅持走化發展之路,先后在"兩彈一星"、"載人航天"、"三峽工程"、"奧運安保"、"國慶閱兵"等諸多重點工程中承擔關鍵任務,受到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表彰和嘉獎。十四所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中央企業青年文明號等多項榮譽稱號,多人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
十四所在60多年的自主創新發展中,形成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共有職工8500多人(含公司)。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8人。具有"通信與信息系統"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兩個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設有博士后工作站。60多年來,十四所走出一條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未來科技創新之路,取得了及成果獎60余項,部、省級成果獎350余項,其中全國十大科技成就1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8項; 發明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特等獎6項;一等獎14項、二等獎14項;國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6項、一等獎22項,二等獎25項;每年申報專利不低于85項。
圖一:中電14所來華清遠見南京中心現場筆試
金秋十月是收獲的季節,華清遠見南京中心可謂碩果累累。10月底,華清又一大批優秀的學子畢業了,即將投入社會的懷抱。金秋十月也是招聘的旺季,這不,中電14所也出現了對人才的渴求。校招吧,恐缺乏經驗;社招吧,怕不夠穩定。正巧聽說所里做得不錯的那個小誰,之前在一個培訓機構里培訓得挺好?就這樣,牽起了中電14所和華清的緣分紅線……
圖二:現場筆試
此次中電14所現場招聘同樣分為筆試和面試兩個環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前來招聘的是中電14所三部。在了解到我們的學生也通曉C++之后,中電14所三部的技術主管一個電話召來了正在做C++項目的中電14所二部李工,下午進行C++面試。也就是說,我們的同學上午筆試C語言,下午筆試C++。看來,想進名企,體力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呀!
圖三:現場面試
筆試完,同學們紛紛表示:“題目不難,但知識面很廣。”“邏輯思維考察得很多。”“面試的時候問了很多方面,很具體。”……想象中要求一定非常高的中電14所,在經過充足的準備后,我們一共有9人相當符合中電14所的要求,進入了簡歷審核環節。在恭喜這9名同學的同時,沒能進入面試環節的同學也在反思自己究竟哪些問題沒有回答到位,自己還欠缺了哪些能力。一天的辛苦不會白費!
只要努力,名企觸手可及!華清遠見南京中心繼中電28所后,又與一家中字頭名企建立了聯系。中電14所表示,作為一家擁有超過三千研發人員的企業,他們對于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之后有新的崗位需求時,他們會聯系我們這邊的就業老師。以后的學弟學妹們有福了!不過,爭取機會靠華清,把握機會還是要靠自己。能不能抓住遞到眼前的幸運?努力學習吧,騷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