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學習"是華清遠見嵌入式人才培養的核心理念。嵌入式產品已經不是從前"冷冰冰"的專業設備,實戰訓練中充滿活力的"酷炫"產品對我們的學員有足夠的吸引力。例如學員可以自己動手做智能電視、平板電腦、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甚至是四軸飛行器和智能小車,這些可以直接激發學員強大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摘自《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175期 對話“嵌入式人才培養,難在哪里”
早些年,高等院校確確實實培養了一大批嵌入式系統師資隊伍,但其中不少教師長期脫離一線科研,而從事嵌入式科研工作的教師,常常忙于繁重的科研工作,難以深入到嵌入式系統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之中。由此造成的局面是:一方面,畢業生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企業抱怨找不到急需的嵌入式人才。作為高校的有益補充,十多年前就涌現出不少專業的機構從事嵌入式培訓,孜孜不倦地用心打造“精英人才”。這類培訓針對性強,立竿見影,但嵌入式學習畢竟不是一蹴而就的,經過魔鬼訓練速成的“人才”真的能夠勝任實際的工作么?企業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嵌入式人才,嵌入式人才培養存在哪些難點,有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應對呢?
華清遠見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 季久峰
提到培訓機構,很多人或多或少會有些偏見,今天借這個機會談一談十幾年來身處培訓行業的感受。
眾所周知,培訓機構,特別是我所從事的職業教育,相對于傳統學歷教育,其優勢主要在于快速實用的課程體系研發,以及具備實戰研發經驗的專業師資。毋庸置疑,從初高深莫測的專業嵌入式設備,到現在充滿想象力、層出不求的智能硬件,嵌入式技術的發展早已超乎我們當年的想像。面對諸多挑戰,只有掌握了新、實用的技術,才能從容地勝任嵌入式研發崗位。
華清遠見教育科技集團(www.whjlh.cn)一直與各大芯片廠商保持很好的合作關系,因此可以提前獲得大量新的技術資料。從幾年前的一年一次大升級到現在一年兩次大升級,課程升級已經成為例行的日常工作。研發中心幾十人的團隊,其主要工作就是跟蹤新技術熱點,并快速體現在課程內容和實驗平臺中。
“興趣學習”是我們課程設計的重要原則。嵌入式產品已經不是從前“冷冰冰”的專業設備,實戰訓練中充滿活力的“酷炫”產品對我們的學員有足夠的吸引力,例如學員可以自己動手做智能電視、平板電腦、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甚至是四軸飛行器和智能小車,這些可以直接激發學員強大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我們的師資來源主要是一線的資深研發工程師,經過系統的授課技能培訓而成為專業講師,他們有很好的一線研發經驗,這對學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他們對公司用人需求也非常了解,知道如何把學員培養成為公司需要的技術人才。當然,我們對學員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報名前會進行嚴格的專業基礎測試,只有通過了測試,才可以參加專業的課程學習。
更多業界聲音
嵌入式系統聯誼會秘書長 何小慶
目前,嵌入式教學的難點是,以MCU 和嵌入式處理器為代表的嵌入式技術發展很快,而教師、課件、實驗環境很難同步跟進。隨著物聯網概念的進入,ZigBee、WiFi和藍牙等無線技術和MEMS傳感器技術,這些原本自成一體的嵌入式系統變成了智能聯網系統,因此傳統的8051單片機教學和“ARM+Linux”的嵌入式教學亟需改革。同時,隨著嵌入式教學內容的不斷擴充,教學和實驗課時也顯得捉襟見肘。盡管口袋實驗室可以幫助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作業,各類嵌入式和物聯網大賽能夠提升部分學生的素質,但是如何提高一批學生的整體能力依然是個難題。
嵌入式教學和人才培養是應用性很強的工作,不僅僅是高校和培訓機構所為,嵌入式和物聯網企業、行業協會以及科技媒體應群策群力。嵌入式系統聯誼會和軟件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自2000年以來舉辦過多次嵌入式和物聯網教育的專題研討會,組織高校教師面對面進行經驗交流,一起梳理思路、尋找對策,對嵌入式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大唐電信集成電路創新中心 孫加興博士
現在企業提到的嵌入式開發工作一般是指嵌入式軟件編程,著重點在驅動和系統軟件兩個層面,以ARM 處理器的嵌入式軟件編程為主流。驅動層面需要與硬件電路進行交互,一般在廠商提供的外圍接口資料基礎上實現時序等功能;系統軟件層面需要運行和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統,特別是多任務調度系統的實現更加復雜。
目前,高校中電子信息類的專業都會接觸到電路結構和C語言,覆蓋了驅動層面的工作;計算機類的專業都會接觸到系統架構的知識,覆蓋了系統軟件層面的工作。但是,這兩類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在接觸實際工作時并非游刃有余,主要原因在于學校的實驗課程設置。其實,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哪怕只是驅動了簡單的A/D 轉換器或D/A轉換器,都會對整個嵌入式開發工作形成方法學的概念,延展到多種應用領域后會很容易上手。但實際上,學校購買嵌入式開發板時廠商都會提供源代碼,學生僅僅是在開發板上運行了一遍源碼,而并沒有深入到開發層面,故而導致完全沒有方法學的概念。
電子信息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所以企業更看重的是工程師的學習能力。規模較大的企業,一般樂于接收學習能力強的應屆畢業生,從而培養專業能力和團隊情感;規模較小的企業,則更愿意付出較大代價來吸收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以便快速推出產品。在相對小眾的領域(比如航空航天系統)中,往往需要高標準的實時操作系統,這類開發費用較高,因此高校和培訓機構在實時操作系統領域的投入相對較少。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 陳文智教授
嵌入式系統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它至少匯集了電氣、電子、計算機、控制、機械、工業設計等多種學科技術,而且是與應用需求高度結合的。在嵌入式系統人才培養的重點內容選擇、知識結構設計、教學或培訓的方法方式、實踐訓練的配套等方面,教育界和業界普遍認同的原則是以實際應用需求為導向,結合本學科優勢,利用師資在嵌入式領域的科研或產品研發方面的經驗和基礎,針對性地開展人才培養工作。
如果根據所依賴的實驗平臺來組織課程體系,嵌入式人才培養一般有兩種思路:一是以某種現成開發板為基礎,講授嵌入式開發相關技術,比如選定以ARM、Intel、TI等提供的開發板為實驗平臺,重點講授平臺及處理器特征特點、擴展接口板開發技術、操作系統內核精簡優化技術、其他系統軟件開發優化技術,以及應用程序開發技術等;二是以SoC為指導思想,不基于現成的成熟平臺,而是深入更底層的硬件設計與實現技術,再向上伸展到操作系統、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等。兩種思路并無優劣之分,相對來講,后者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一些,學生也覺得難度更大一些。
如果根據教學方法來細分,那么嵌入式系統教學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Bottom Up”(即從局部到全局的教學方法),先教學生一些基礎的、共性的知識,然后一層層往上,教給學生嵌入式系統綜合開發技術;二是“TopDown”(即從全局到局部的教學方法),往往采用案例驅動的模式,先從全局需求出發,逐一展開各項技術的講授。同樣,兩種方法也無優劣之分,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一種或兩種結合。
雖然經過多年的實踐,嵌入式系統人才培養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漸入正軌。但是,隨著各種軟硬件技術和開發工具、教育教學手段不斷提高,人才需求更為復合化、適用化,嵌入式系統人才培養又面臨著新一輪的挑戰。“物聯網”的興起,以及“工業4.0”、“互聯網+”,亦或是“新硬件時代”、“創客”等新概念、新技術、新架構的不斷涌現,無不使得嵌入式系統人才培養面臨更多難點。
首先,嵌入式系統產品形態進一步演化,涉及的技術越來越復雜、交叉和深入,給嵌入式系統培養體系中知識結構的重組和更新帶來新困難。因此,嵌入式系統人才培養要比以前更講究學科交叉,要比以前更注重新技術的融合,以及軟硬件知識的垂直整合。
其次,嵌入式系統在當今創業創新生態環境形成的過程中占據較高地位,給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帶來新困難。因此,嵌入式系統人才培養要比以前更注重創新應用開發,更注重挖掘學生創新思想,激發學生創新靈感。基于Arduino、IntelEdison或PCduino的創客空間值得重視。再次,師資隊伍學緣結構更新、師資個體綜合能力提升,也面臨新困難。在嵌入式系統技術日新月異的新常態下,以前身懷絕技的老師由于長期在教學一線,來不及緊跟業界動態,逐漸脫離新技術的發展。科研和教學互動的良性閉環尚未成熟,因此,嵌入式系統人才培養要比以前更注重與業界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業界需要的嵌入式人才。
后,嵌入式系統的內涵和外延要重新定位。教育界和業界應共同深入探討,如何更好地培養業界所需要的嵌入式系統人才。
華東師范大學軟件學院嵌入式軟件與系統系主任 陳儀香教授
物聯網,特別工業互聯網的出現,需要大量熟悉嵌入式軟件與系統開發的人才。目前,嵌入式軟件與系統的人才培養依然分散在大學里的不同學科,通常嵌入式軟件人才由計算機學科、軟件工程學科培養,而嵌入式硬件人才由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微電子學科培養。這種分離式培養模式使得人才很難具有綜合性,自然也就很難適應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的綜合性人才需求。因此,需要將嵌入式軟件與硬件融合在一起,進行人才培養。
近十年的軟件工程專科人才培養模式為嵌入式軟件與系統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合適的參考。嵌入式系統開發設計可以借鑒軟件的模型驅動開發模式,硬件的實現可以借鑒基于語言的軟件編程方法。譬如,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可以像寫程序那樣寫硬件系統,方便地實現系統電路,使用工具可以輕松地嵌入到FPGA,同時還能實現LUT的優化。
嵌入式系統的設計應該從系統級開始。首先,對嵌入式系統以功能和性能為基礎進行規范建模,通過軟硬件劃分原理、方法與技術對嵌入式系統軟硬件合理進行劃分,形成嵌入式系統的軟件部分和硬件部分,在此基礎上進行軟件和硬件仿真,后基于通用的嵌入式系統仿真平臺進行軟件和硬件的融合仿真,在仿真正確的基礎上進行嵌入式系統實現。這種建模、設計、仿真、實現的開發方法是典型的軟件開發模式,用在嵌入式系統開發上,不僅可以加快嵌入式系統的開發,而且能夠提高開發成功率。
資深技術人員 何此昂
隨著嵌入式半導體廠家的不斷推廣,ARM 處理器越來越普及,對于嵌入式芯片的使用和開發也越來越容易。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實戰的機會比較少,參與的更多的是學校的演示和功能性的測試,不能稱為真正的產品,而對于產品本身的設計選型、功能定義、需求定義、軟硬件開發,以及功能樣機測試、認證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因此,需要鼓勵學生走出去,到公司進行實習;同時,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夠開發一些項目的窗口給畢業生實踐。在大學期間,多從事一些項目開發工作,既利于畢業生找到更為理想的工作,又便于企業實際項目用人,有效地減少雙方磨合的時間。
對于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大學生而言,哪些工作較為適合呢? 比如功能需求分析、軟硬件功能樣機測試、文檔整理等。剛開始如果能力不足,可以做一些基礎性的測試工作(比如芯片的基本功能驗證等),從熟悉數據手冊、設計文檔,測試半導體廠家官方開發板和用例程序開始,慢慢積累開發經驗。
粉絲觀點
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研究生 賴新明
我是一名在讀研究生,本科是通信工程專業,研究生的方向是嵌入式系統。一年的學習下來,發現嵌入式涵蓋的內容實在太廣泛了,包括硬件設計、用戶軟件,以及網絡通信等等。一個人獨立完成一個項目,難度很大。
首先,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學校能夠提供的硬件設施畢竟十分有限,大多是有限幾家廠商提供的開發板等。此外,課程設計通常較為傳統,很難有條件自由發揮。比如說做一個無人機項目,少也得花費上千,還不一定能出結果。其次,從師資來講,部分教師缺乏嵌入式工作的實戰經驗,并且缺少對整個嵌入式行業的把握,不能與時俱進。授課更多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如果沒有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僅憑所接收到的知識去應對實際工作,其結果可想而知。后,從自身來看,我本科是學通信的,軟件編程能力不是很強,這可能也是學電子的學生的通病。要想在嵌入式學習上取得理想的效果,勢必要下一番功夫。但問題是,常常不知道從哪里學起??是從開發商提供的開發板及其資料學起,還是對照課上講授的內容學起? 兩者之間似乎很難聯系在一起進行。
福建農林大學機電院 蘇智高
全面的嵌入式人才,不僅要有一定的編程語言基礎,而且還要具備電子學知識以及操作系統知識,涉及面廣,難度較大。高校中,嵌入式學習的重視程度參差不齊,很多教師仍以講授采用匯編語言的單片機為主,常常與工作中的實際需求脫節。這也導致很多公司不輕易招收缺乏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從而使得部分嵌入式方向的畢業生,走向了單方面的C/C++語言、或Linux運維崗位,未能成為理想中的綜合型的嵌入式人才。
編輯視角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嵌入式系統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只是身處應用開發不同階段的人往往無法深入了解。近幾年,嵌入式尤為火熱,各大半導體廠商紛紛強化了嵌入式的概念,推出各類嵌入式產品。嵌入式市場風光無限,自然也就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和興趣。嵌入式系統有無限大的領域,要求有多層次,全面的,初、中、高級人才培養體系。高職、高專、大專、高等工科院,應有不同的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起初,嵌入式系統采用的是單一的單片機相關的培養機制。后來,計算機、微電子集成技術的介入,情況有了較大變化。在高等院校中設立了軟件學院、物聯網專業、嵌入式系統專業等人才培養機制,使嵌入式系統高端人才培養有了落腳之地。早期單片機的迅速擴張,的確促使高校培養了一大批嵌入式系統師資隊伍,但這些師資隊伍中,不少教師長期脫離科研,課程更新的速度很難跟得上嵌入式系統發展的速度。而從事嵌入式系統科研工作的教師,由于繁重的科研工作與研究生的培養,難以介入到嵌入式系統基礎課的教學改革之中。嵌入式系統基礎教學改革本身就非一朝一夕之事,而科研與嵌入式系統基礎教學改革的矛盾,無疑使這種局面更加難以改善。
嵌入式系統是IT 產業中變化迅速的前沿科技領域,嵌入式系統人才培養的難點正是,如何培養能迅速適應各種變化的嵌入式系統人才。事實上,將嵌入式系統課程分割成基礎類(相對不變的基礎知識)和應用類(跟蹤前沿科技應用知識)兩大部分,或許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出路。高等院校以通用的基礎理論學習為主,高職、高專兩類課程兼顧,培訓結構則著重應用類課程的培訓。高等院校的職責應著重于培養有大局觀、后勁兒十足的嵌入式人才,而非嵌入式工匠。為了長遠的發展,企業也應盡可能地給畢業生一個較為充足的發展空間。